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地位与影响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地位与影响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可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可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И.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科夫斯基在器乐作品中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М.А.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断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可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

在柴科夫斯基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方面,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大文豪Л.托尔斯泰曾被此曲感动得流泪,他说,从这个作品中可以“接融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a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为悼念Н.Г.鲁宾斯坦而作,全曲只有两个乐章,但第2乐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全曲仍具有3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柴科夫斯基以深沉的悼念和对往事的亲切回忆来寄托对亡友的哀思。

柴科夫斯基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也写出许多为人喜爱的珍品。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光明幸福的渴望同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芭蕾舞剧《天鹅湖》,自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在世界各国仍然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成了芭蕾舞的代名词。  《天鹅湖》的故事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乐。讲的是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在森林湖畔嬉戏,一只本是怪鸟变成的魔王罗特巴尔特,施展魔法将公主奥杰塔变成了一只天鹅。王子齐格弗里德的成年之日,母后要为王子举行选妃舞会,王子闷闷不乐,忽见一群白天鹅掠过天空,王子随即持弓尾随来到湖畔,正要向一只头戴皇冠的白天鹅举弓射击,奥杰塔缓缓地站起掸理着羽翼向王子哀诉委曲。接着,在小提琴与大提琴交替重奏的抒情乐曲中,奥杰塔与王子跳起了大段慢板的双人舞,王子对公主深表同情并产生了爱情。王子向公主起誓,要以纯真的爱情战胜魔法,让公主恢复人形。  在选妃的舞会上,各国来宾相继跳起了各国民族舞蹈。魔王为了破坏王子与奥杰塔的誓约,将自己的女儿变成黑天鹅,假冒公主闯进宫来,以妖媚的舞蹈诱惑王子,两人跳起了著名的黑天鹅双人舞。魔王以为王子已经中计,一阵狞笑。霎时间天昏地暗,奥杰塔绝望地从窗外天空飞过,王子方知受骗,不顾一切与魔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终,纯真的爱情战胜了邪

柴可夫斯基著名舞剧

  柴可夫斯基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自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在世界各国仍然受到广大观众喜爱,成了芭蕾舞的代名词。  《天鹅湖》的故事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乐。讲的是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在森林湖畔嬉戏,一只本是怪鸟变成的魔王罗特巴尔特,施展魔法将公主奥杰塔变成了一只天鹅。王子齐格弗里德的成年之日,母后要为王子举行选妃舞会,王子闷闷不乐,忽见一群白天鹅掠过天空,王子随即持弓尾随来到湖畔,正要向一只头戴皇冠的白天鹅举弓射击,奥杰塔缓缓地站起掸理着羽翼向王子哀诉委曲。接着,在小提琴与大提琴交替重奏的抒情乐曲中,奥杰塔与王子跳起了大段慢板的双人舞,王子对公主深表同情并产生了爱情。王子向公主起誓,要以纯真的爱情战胜魔法,让公主恢复人形。  在选妃的舞会上,各国来宾相继跳起了各国民族舞蹈。魔王为了破坏王子与奥杰塔的誓约,将自己的女儿变成黑天鹅,假冒公主闯进宫来,以妖媚的舞蹈诱惑王子,两人跳起了著名的黑天鹅双人舞。魔王以为王子已经中计,一阵狞笑。霎时间天昏地暗,奥杰塔绝望地从窗外天空飞过,王子方知受骗,不顾一切与魔王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终,纯真

求柴可夫斯基的完整资料

柴可夫斯基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敏感的心灵 如果彼得·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或士兵,我们不会感到惊奇,他必定多少承继了祖先的黩武基因。他的祖上是哥萨克贵族,家族身配蓝天白鸥的纹章,几代人都为沙皇效劳。如果柴可夫斯基成为那个时代俄罗斯少有的科技人员,我们也还能勉强从他父亲那里找到源流。他父亲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个矿井工程师,到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的时候,在矿城伏特金斯克已经是个显赫人物。从家学渊源上来探询柴可夫斯基的作曲家之路,不免有牵强拔高的嫌疑。确实,柴可夫斯基不像他喜欢的莫扎特那样,拥有一个音乐氛围浓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对中国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柴可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可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可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柴可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可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尽管他在政治观点上是比较保守的,但他一生在思想上和美学观点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的风格

柴可夫斯基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很多方面确定了俄罗斯钢琴学派发展的方向。在柴可夫斯基早期的钢琴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他钢琴作品风格与交响乐思想相联系的基本特点,特别是他的升半音奏鸣曲小调的钢琴作品。在柴可夫斯基整个音乐创作生涯中,他的钢琴风格、音乐特点、创作手法和材料的运用都没有改变过。很多研究柴可夫斯基的材料都指出,柴可夫斯基的钢琴音乐特点与舒曼的相似,但是这两位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形象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气氛有所差别,我们所说的相似只是说从两位的乐谱上看很相似。柴可夫斯基很喜欢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音乐,他的作品像一幅风景画,有很多民间故事的题材,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按技巧难度可分为两组。一组是短曲,是为音乐爱好者创作的,这在俄罗斯19世纪后期发展很快,主要是一些抒情曲和华尔兹等舞曲,还有《儿童影集》、《四季》中的一些钢琴小品,按音调来说是很像城市的浪漫曲。另一组主要是为大型音乐会创作的,如钢琴协奏曲、梦幻曲和奏鸣曲等,曲风华丽而大气。柴科夫斯基的抒情曲诗意盎然、抒情而亲切,这种风格主要是体现在钢琴作品,宛如器乐的歌曲,动人而优美。柴可夫斯基深受当时俄罗斯艺术氛围的

柴可夫斯基是谁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敏感的心灵 如果彼得·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或士兵,我们不会感到惊奇,他必定多少承继了祖先的黩武基因。他的祖上是哥萨克贵族,家族身配蓝天白鸥的纹章,几代人都为沙皇效劳。如果柴可夫斯基成为那个时代俄罗斯少有的科技人员,我们也还能勉强从他父亲那里找到源流。他父亲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个矿井工程师,到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的时候,在矿城伏特金斯克已经是个显赫人物。从家学渊源上来探询柴可夫斯基的作曲家之路,不免有牵强拔高的嫌疑。确实,柴可夫斯基不像他喜欢的莫扎特那样,拥有一个音乐氛围浓厚的家庭背景。他

介绍下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敏感的心灵  如果彼得·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或士兵,我们不会感到惊奇,他必定多少承继了祖先的黩武基因。他的祖上是哥萨克贵族,家族身配蓝天白鸥的纹章,几代人都为沙皇效劳。如果柴可夫斯基成为那个时代俄罗斯少有的科技人员,我们也还能勉强从他父亲那里找到源流。他父亲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个矿井工程师,到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的时候,在矿城伏特金斯克已经是个显赫人物。从家学渊源上来探询柴可夫斯基的作曲家之路,不免有牵强拔高的嫌疑。确实,柴可夫斯基不像他喜欢的莫扎特那样,拥有一个音乐氛围浓厚的家庭

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的学校简介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而著称。在这所乌克兰古老的音乐学院里云集了世界文明的导师和音乐家,拥有全乌克兰最大的乐谱图书馆和先进音乐厅。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最初成立于1913年,1968年成为政府支持的音乐学院,在乌克兰音乐文化发展史上,这一年也成为其音乐文化发展的转折点,自此,乌克兰专业音乐教育走向了更高的水平和层次,该院也逐渐成为世界音乐著名学府。有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对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涅高兹、格拉祖诺夫、鲁宾斯坦 霍洛维茨等。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因此也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音乐学院。目前,他已发展成为乌克兰共和国最好的高等音乐学府,在这所乌克兰最古老的音乐学院里云集了世界文明的导师和音乐家,如霍洛维茨、利亚托申斯基、伊万诺夫、斯坦科维奇等,并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而名扬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高等音乐学府中的佼佼者,音乐学院不仅在培养乌克兰学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此就读。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波兰、伊朗、委内瑞拉、新西兰、以色列、摩

柴可夫斯基是哪个国家的?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扩展资料1866年至1877年间,也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莫斯科”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歌剧《总督大人》、《水神》、《近卫兵》、《铁匠瓦库拉》和《叶普盖尼·奥涅金》的一部分。柴可夫斯基这时期还致力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他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旋律来充实自己的创作。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如歌的行板”。此外,在《第一交响曲》的终曲,歌剧《总督大人》和《雪女郎》的音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来源于网站。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英国留学

去英国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24-1-11 11:15:34

留学问答

德国明斯特大学的排名好吗

2024-3-20 14:47:05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